jiasnow 发表于 2014-7-7 15:22:03

中国经济“稳增长” 底气何来

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部分省份和企业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座谈会的与会者有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省长杜家毫和福建省长苏树林、山东省长郭树清及河南省长谢伏瞻,他们汇报了本地经济形势,部分企业负责人谈了企业经营情况。与此前进京参加经济形势座谈会的八个省份不同,这四个省份的经济增速依然保持8%的增长,而且经济总量也较靠前。
  三个“巨大”提气中国经济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上述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处于合理区间。二季度经济发展状况比一季度有所改善。同时,要看到世界经济仍然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也在凸显,我们不能忽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能轻视经济的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李克强在座谈会上具体阐述了定向调控的三大方向:一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为企业松绑,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做到放管结合,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是努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完善投融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强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重大工程建设,扩大医疗、养老等社会急需的服务供给。  三是支持实体经济做强。深入落实对农业、小微企业、服务业降税减负和定向降准等措施,金融资源要向实体经济倾斜,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对此,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定向调控三个方向将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基础环境。林采宜称,这套定向调控政策实际上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组合拳,可以拉动投资、刺激消费、缩小贫富差距和缓和社会矛盾。其中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意义非常大,为中国长期稳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林采宜认为,现在增加了最紧缺的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投入,“教育的投入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有好处,中国面临出口下降,人口红利减少等问题,未来中国制造在全球要有竞争力必须具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制造业升级也必须要有产业工人,这与教育密不可分。”  而在三大定向调控领域,棚户区改造、水利建设、西部铁路、生态环保等重大工程的建设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比如在房地产贷款收紧的背景下,棚户区改造项目能够获得中央定向刺激政策的资金支持。  另外,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认为,现在政策是有保有压,能起到调结构的作用,需要发展地方多给钱,这既稳增长也不会形成全面过热的现象,但需要警惕地方乱投资花钱。  需要指出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用了三个“巨大”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即巨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巨大回旋余地。而对于总理归纳的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巨大回旋余地”,研究人士认为,这无疑是再度给中国经济打气。  在二季度数据发布前夕,来自各方的积极信号持续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增长7.4%。光大证券获得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政策托底经济增长的效果会在6月经济数据中进一步体现,预期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回升至7.5%,维持全年GDP增长7.5%预测不变。  不少专家认为,截至目前,决策层并没有通过如全面降准、直接松绑房地产政策等传统工具调控,而是进行“定向宽松”、“区间管理”。因此,中国政府在稳增长方面仍有充足的政策储备,下半年可操作空间很大。  对于下一步的政策,李克强在上述座谈会上指出,在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的同时,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同时,要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  此前,李克强曾多次强调“中国经济的最大回旋余地”这个概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称,总理指出中国经济有三个“巨大”,的确,中国仍然还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差距就是潜力。”  “中国经济增长的换挡期,是逐级减挡,而不是越级减挡。我们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调研表明,一些企业保持着百分之几十的高增长速度。这些企业的特点:一是技术水平高;二是受经济减速的宏观环境影响小。这是转型升级取得的积极效果。” 刘培林说。  实际上,与此前进京参加经济形势座谈会的八个省份不同,这四个省份的经济增速依然保持8%的增长,而且经济总量也较靠前。  官方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上述四省一季度经济总量超过2.85万亿元,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1.36万亿元)的两倍多。2013年,四省经济总量约为13.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超过20%。尽管近年来地方和全国GDP存在1+1>2的现象(统计口径、核算方式差异等),但上述比例依然能看出四省的重要性。  另外,这些省份与国家重大经济区域规划有关,如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海峡两岸经济区及物流通道枢纽等,代表着中国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徐逢贤表示,这些省份是区域经济的龙头省份,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中心并入了安徽等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又成立了三角经济圈,山东和福建是东部沿海优势省份,可以利用东部港口城市将中部经济带动起来,提升整个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未来中部地区的十个省份都会建立经济合作区,沿海与中部互相协作,共同发展,实现整个中部地区的经济规模的提升。”  座谈会上,与会者表示,尽管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持续向好,出口增长开始由负转正,发电量、货运量等指标上升,表明国家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效应正在显现。  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表明制造业延续了平稳增长良好势头。不过,为了夯实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  进入7月以来,国务院调研也在各地密集展开。7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黑龙江调研;7月2日至5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河南、湖北调研;7月2日至5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赴宁夏、甘肃调研;7月3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湖南调研。  由于处在年度经济的重要评估时期,高层的调研方向也主要集中在重要的投资增长和农业等领域。  例如,李克强3日抵达湖南,上午便考察了沪昆高铁长沙南站施工现场;4日又在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考察。4日,李克强还来到中央储备粮株洲直属库考察。他对工作人员称,过去要求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现在还要改革机制,做到买得进、存得好、卖得出。  不仅如此,6月25日至7月5日,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中央27个部门单位和16个省(区、市),对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2014年重点工作和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以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这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的第一次全面督查。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此次督查源自6月初国务院的一个通知。通知明确,这次督查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2014年重点工作和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包括19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督查组先听取受督查省份、国务院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的自查报告,审阅提供给督查组的根据19个方面政策落实情况的报告,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不同部门、基层政府和企业的意见。之后,督查组内部对督查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向受督查方反馈意见并形成最终报告上报国务院。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褚松燕认为,督查工作是中国现行治理体系现状的需求,它能够帮助一个单一制国家政令的畅通,尤其是在最后环节的有效落实,即打通“最后一公里”。  值得玩味的是,派往地方的督查组还根据分工不同,分组深入市、县、乡镇、机关、企业、高校、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和施工工地现场进行实地督查,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派往地方的四个督查组每一个都要前往四个省份,在一个省份停留两三天后,带着一大堆材料又赶往目的地。  督查人员根据每天所见所闻进行分析判断并撰写材料,经常和随行的工作人员一起加班到深夜。  陕西省政府督查室主任赵方认为,与之前接受的许多次督查相比,这次全面督查有明显的不同。这次督查的规格很高,每个督查组均由正部级官员担任组长,并包含了来自不同部委的司局级官员。“督查涉及部门很多,内容非常具体和细化,应该说是一次无缝的、立体的和全方位的督查。”赵方说。  另据了解,确保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6月以来货币和财政政策正在发力,这就是确保完成既定目标的最重要的基础。相较于四万亿政府投资刺激,减税更能刺激企业和个人消费、投资,而且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可喜的是,李克强总理承诺不会再搞类似于四万亿的大规模刺激了,并且,减税已经开始,尽管幅度和领域有限,毕竟开始从过度依赖央行降准朝着减税方向发展了。  6月18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决定简并和统一增值税征收率,将6%和4%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整为3%,自7月1日起执行。据测算,这一减税措施可为相关企业每年减少240亿元的税款负担。  鉴于长期以来,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速都比GDP高出两个百分点左右,中国存在继续减税的巨大空间和基础。  另外,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幅减少,央行投放货币的形式正在改变,并有很多创新,比如再贷款、再贴现、逆回购以及央行的创新型工具等等。  今年以来央行对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定向降准以便其更多资金投入支农;六月份更是设定一定支农、支持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银行均可获得降准,央行的调控趋于精准。相比创造条件实行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央行,财税部门也应该更加积极,扩大减税范围、领域和额度。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并不高,2013年底不良贷款率仅为1.49%。  即便“情况不妙”的房地产市场达到央行假设的重度冲击,银行依然能支撑得住。2011年11月,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表示银行能经受房价下跌50%。刘明康表示,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即当房价下跌50%,银行的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虽然利息不能收回,但本金没有问题。  刚离开银监会主席位置不久的刘明康说的那句话当然有依据。何况,中国的放贷杠杆率并不高,尚未实现证券化,这一方面占用了银行信贷资金、消耗了资本金;另一方面也规避了金融风险。中国老百姓对房子的情怀与其他国家并不完全一样,如果是自住房,一般是不会出现断供的,何况央行征信系统已经覆盖了个人住房。违约成本是相当高的。  财政实力、金融稳定、定向调整、结构性扶持等等,这些都是李克强总理自信的现实基础。

jiasnow 发表于 2014-7-7 15:23:21

:lol

bingbing 发表于 2014-7-7 15:25:29

: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经济“稳增长” 底气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