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snow 发表于 2014-7-10 14:31:00

余额宝:站在改革高地上 现在唱衰还太早

7月1日,余额宝母公司天弘基金发布了《余额宝运行一周年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当前余额宝以5741.60亿元的规模稳居国内最大、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的位置。今年二季度,余额宝用户数突破一亿,资金规模达到去年年末的3倍多,与一季末相比也实现了6%的增长;当前人均持有余额宝金额为5030元,与去年年末的4307元相比提升高达17%。  但这并没能阻挡业界对余额宝一片看衰的声音,事实上,早在今年二季度开始,面对余额宝“跌跌不休”的收益率,行业内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它的争论,曾经因为余额宝的诞生而陷入长期被动的传统金融势力更是抓住机会对其展开口诛笔伐。然而理性来看,余额宝当下所面临的局面也的确算不上乐观——报告显示,尽管暂未出现用户流失现象,但余额宝规模增长已触及天花板,二季度余额宝规模仅增加330亿元,相比一季度落差达10倍之多;新增用户规模也在放缓,二季度增速仅为20%.余额宝最初头顶的巨大光环正逐渐黯淡下来,原因在于其优势正在慢慢消失,其中以两个方面最为明显:1、收益下降在去年年末钱荒的影响下,余额宝的七天年化收益率曾一度高达6.7%的高位,在此之后便持续走低,5月中旬,余额宝收益率一举跌破5%,目前维持在4.2%上下,短期内也没有证据显示其将会有所回升。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未来现金资产回归正常,资金需求不再紧张,余额宝的大额协议存款议价能力和收益率还将进一步走低,最终将会达到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持平的水准。  2、灵活性不再是独家竞争力拥有高灵活性一直是余额宝最大的亮点,也是其初期赖以吸引大量用户的重要手段,但竞争对手们也在这方面下了功夫,T+0赎回机制如今正在成为小额基金业务的标配,例如招商银行推出的“朝朝盈”就宣称可实现从基金账户0秒赎回到银行卡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余额宝的竞争力,并增加了对手们的竞争砝码。  余额宝不会覆灭,其已开始升级转型  其实说破了天,余额宝从没能改变金融行业自身,也没有创造财富的本事,至多只能算互联网时代金融模式的一项创新体现而已。而余额宝之所以成长的如此迅速,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其对传统金融高门槛的颠覆,以及对于监管体制体制的挑战。在今年两会期间,我们看到央行行长周小川正面的态度:“余额宝等金融产品肯定不会取缔”,同时也领会了另一层含义:“过去没有严密的监管政策,未来有些政策会更完善一些”。换个层面来说,余额宝赖以粗暴生长的土壤日后是不会再有了,唯一的活路就是升级转型。  所幸的是,阿里从一开始就在谋夺余额宝自我生态的建设,先后推出“元宵理财”、“招财宝”等新产品,并联合运营商推出“0元购机”业务,以用户余额宝内资金对接合约机套餐;6月份,借助世界杯的热潮,余额宝上线“永不停彩”业务,用户设置条件后余额宝将可每日自动购买彩票;7月1号,业界有传天猫将联合余额宝和阿里小贷推出分期购业务,用户在购买产品并选择分期购后,将由阿里小贷代为支付,然后向消费者分期追款,在全额还齐之前,阿里小贷将会冻结余额宝账户内的相应资金,但期间产生的收益仍归消费者所有,该项业务也被指出是阿里虚拟信用卡业务的变种——由此可以看出,余额宝已经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生态和玩法,并成功对接上了阿里的大生态集团。  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随着互联网金融竞争愈加激烈,余额宝当前的模式可以被对手轻易模仿,虽然无论是在体量还是基数上都不可与之相提并论,但也难以保障余额宝继续一骑绝尘。唯一不可能被照搬的就是数据,而阿里在数据方面已经默默积累了很久。目前来看,余额宝日后吸引用户的手段仍将继续围绕基于该平台的消费和理财行为,但会以更高效的方式进一步向商业和金融机构开放合作,包括极富竞争力和前景的开具资产证明、定制消费和智能资金管理等等,加上其目前正处于鼎盛时期,因此未来所具备的市场能量将不可估计。  别忘了余额宝还站在改革高地上  因此,现阶段唱衰余额宝的观点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而除去上文提及的潜力因素之外,余额宝对于行业以及社会的意义也摆在那里,说白了就是牵扯着政府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公信力和推动利率开放问题。也正是基于这一高度,国内互联网金融业务才能够迅速发展并取得今天全球领先的成绩,马云也才敢说“余额宝死了也光荣”——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连只是在模式上有所创新的余额宝都要被取缔的话,那么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将彻底无望了。

jiasnow 发表于 2014-7-10 14:31:40

:lol

jiasnow 发表于 2014-7-10 14:32:36

:lol

jiasnow 发表于 2014-7-10 14:33:06

:lol

zkgt01 发表于 2014-7-10 14:45:55

:lol:lol:lol:lol:lol:lol:lol: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余额宝:站在改革高地上 现在唱衰还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