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海

搜索
1框架
 
 
查看: 460|回复: 1

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 对当前市场影响有限

[复制链接]

572

主题

627

回帖

0

自成一派

现货币
596 枚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0
发表于 2011-9-30 09: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30日 08:03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国家发改委28日宣布,2012年生产的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均将提高。业界指出,此次提价对当前的小麦市场影响相对有限。  中国证券报9月30日消息,国家发改委28日宣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12年生产的白小麦、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7元、9元和9元。
  业界指出,目前主产区小麦价格大多高于提高后的最低收购价,因此,此次提价对当前的小麦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但小麦长期稳步上涨的趋势已经形成。在国内粮食市场紧平衡、国家逐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以及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长期粮食价格将震荡上行。  对麦市影响不大
  事实上,这已是国家自2007年以来连续第5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同往年相比,本次提价幅度较大。“当前正值秋粮大面积收获、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之际,国家此时宣布提高明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对于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重要意义。”一位业内人士称。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信息,截至9月26日,全国秋粮已收获3.2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27.6%。农业部部长韩长赋9月16日在全国秋冬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好秋冬种工作,力争夏粮面积稳定在4.13亿亩,其中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9亿亩;同时努力提高单产,力争冬小麦亩产达到330公斤,提高3公斤以上。
  业内认为,我国粮食已经连续8年丰收,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对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我国粮食产量非常重要,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也将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冬小麦产量11079万吨,比上年增产近212万吨。农业部预计,今年全国粮食总产有望突破11000亿斤,连续8年增产,单产和总产都将再创历史新高。
  中华粮网分析师卢峰认为,此次提价消息的公布对小麦中长期市场将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目前主产区小麦价格大多高于提高后的托市收购价格,因此,此次提价消息对当前的小麦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但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使市场的底部空间再次拉升,政策导向效应明显,市场购销双方对中后期小麦价格看涨预期增强。  9月以来国内小麦现货市场价格整体稳定,近期受下游面粉加工企业需求回升、玉米价格上涨后的替代效应、预期最低收购价将上涨等多因素的带动,部分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出现一定上涨。业界认为,由于国内小麦供应充足,需求也相对稳定,后市麦价仍会以小幅波动、稳中上升为主,大涨或者大跌的概率都较小。
  粮价稳中攀升  受累于外围经济体的低迷,国际、国内农产品(13.84,0.00,0.00%)期货近期表现悲观、持续下行,但国内粮食现货市场则相对平稳。由于国内粮食连续“八连增”,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基本平衡,决定了国内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价格将会保持相对稳定,也为稳定国内物价奠定了基础。
  不过,从长期而言,业内较为一致的观点为,在全球粮食市场供应偏紧的背景下,全球已经逐渐步入高粮价时代,国内粮食市场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粮食价格稳中走高的趋势。  国海证券(16.65,0.00,0.00%)孙霞表示,长期看中国粮食供需将进入紧平衡状态。根据农作物生产周期理论,在耕地面积有限、水资源短缺及异端气候频发等因素影响下,粮食产量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从需求方面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与此同时,不断增加的成本也将推高粮食价格。在粮食成本构成中,劳动力成本占据约30%,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提升将成为影响国内粮价未来一段时期走势的主要力量,从而推动粮价上行。除此之外,农资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也会带动粮价的稳步上行。  而粮价的稳涨反过来也将加大种植户对良种以及农资产品的需求,对种植业和种业产生利好。
  (刘洋 编辑)
现货海:遵纪守法 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创造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334

回帖

0

功行圆满

现货币
232 枚
在线时间
22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2
发表于 2011-10-3 17: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货海:遵纪守法 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创造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