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海

搜索
1框架
 
 
查看: 433|回复: 0

让农业科技创新1+1>2

[复制链接]

832

主题

5368

回帖

0

功行圆满

现货币
1077 枚
在线时间
1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7
发表于 2015-11-6 10: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种探索和创新,2014年10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联合10个地市农科所及省杂交油菜中心发起成立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旨在探索全省农业科技资源统筹协调的新机制,围绕陕西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提升陕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贡献率,为创新型省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打破壁垒 上下嫁接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对全国科教单位提出的要求。陕西作为农业大省,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推进“三个陕西”建设,更需一双强劲有力的科技翅膀为“三农”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将地市农科所与大学进行‘高位嫁接’,实现科教资源的有效统筹,达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服务陕西现代农业发展中达到1+1>2的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提出了大胆设想。

2014年10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林科学院)、杨凌示范区牵头,联合西安、宝鸡等陕西10个地市的农科所,率先在全国成立了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联盟的成立,实现了大学、地市科技资源的统筹和协同,打破了体制机制的一种自然障碍,围绕陕西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目标、服务的产业、服务的区域更加明确,创新的活力也更强劲。

“过去我们在‘四堵墙’里搞科研,方式方法都很落后。联盟的成立,推倒了‘四堵墙’壁垒,拉近了兄弟科研院所的距离,搭建了地方科研院所与大学的桥梁。”汉中市农科所葛红心所长表示,联盟拉升了地方的科研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活力。

葛红心1983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保专业,作为校友一年却去不了西农一次。联盟成立后,他几乎每月跑一次母校。“以前名不正,言不顺的,现在我们是一家人,底气足了,胆就正了。”今年五六月份,他拉着单位15个科研人员与资环学院、农学院、植保学院、园艺学院等6个学院顺利签订了科技合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协议。“在水稻、油菜这些陕南山区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方面,我们和大学已携手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

玉米、马铃薯是陕北的主要粮食作物。联盟成立前,榆林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一直靠私人关系。“现在是一家人,支持大学研究就是支持这两个产业发展。”榆林农科院从科研平台、人力资源、试验基地等方面为大学种质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撑,院长常勇说:“通过和大学的合作,今年玉米实现高产,平均上千公斤,农民喜获大丰收,这必将带动玉米产业的大发展。”


现货海:遵纪守法 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创造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